<dd id="iosrg"></dd>
      <th id="iosrg"></th>
    1. 留學人才網 > 博士后招聘 > 高校博士后招聘 >

      廣州大學工程抗震研究中心2023年招聘博士后公告

      2023-04-26 11:13 來源: 廣州大學 作者: liuxuehr

      廣州大學工程抗震研究中心始建于1993年,是直屬廣州大學的校級Ⅰ類科研機構,是國內專門研究隔減震(振)技術的實驗室,獲批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國家級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教育部和廣東省重點實驗室等科研平臺。中心在我國隔減震工程技術奠基人、中國工程院周福霖院士帶領下,取得了大量開創性、引領性的科研成果,發展及完善了減隔震控制理論和技術,為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

      實驗室目前擁有近16000平方米的實驗大樓,擁有綜合性能世界第一的三向六自由度振動臺臺陣試驗系統、萬噸級隔減震多元試驗系統及大型振動臺與高速作動器配合的高性能實時混合試驗系統等,可充分滿足重大工程結構抗震、減隔震等相關領域科學研究和試驗需求。

      中心是中國土木工程學會防震減災工程分會、中國地震學會工程隔震與減震控制專業委員會和中國災害防御協會減隔震專業委員會理事長單位、國際地震工程學會和亞洲太平洋地震工程研究中心聯合體成員單位、國際隔震消能減震控制學會(ASSISi)創建成員單位,與美國、日本、意大利等國和臺灣、香港地區的有關機構有長期的合作關系。

      作為廣州大學“十四五”期間重點打造的“重大基礎設施安全+智慧運維”創新樞紐中央實驗室,為進一步服務粵港澳大灣區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服務國家和區域發展戰略需求,吸引、培養和匯聚優秀人才,加快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現面向海內外誠聘博士后研究人員,朝氣蓬勃、奮發創新、行穩致遠的廣州大學期待您的到來!

      一、招收類型

      (一)師資博士后,聘期“2+3”年。首個聘期(前2年)入站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出站考核優秀的,留校任教,進入第二個聘期(3年),聘全職特聘或百人計劃人才。

      (二)計劃內博士后,聘期2年。工作期滿(有培養協議的除外)實行雙向選擇、自主擇業。

      二、招收領域

      土木工程:含結構工程、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橋梁與隧道工程、巖土工程4個二級學科

      三、招聘條件

      (一)品學兼優,身體健康;

      (二)年齡一般應在35周歲以下;

      (三)獲博士學位時間一般不超過3年或已通過博士學位答辯(應屆畢業生);

      (四)具有較強的科研創新能力和學術發展潛力。

      四、合作導師

      (一)周福霖,中國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導師,現任廣州大學工程抗震研究中心主任。

      (二)徐建,中國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導師,工程振動控制與結構抗震專家。

      (三)郝洪,澳大利亞技術科學與工程院院士、澳大利亞桂冠學者。國際知名結構抗震、抗爆抗沖擊、結構健康監測專家。廣州大學工程抗震研究中心教授。

      (四)譚平,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現任廣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院長。

      (五)崔杰,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廣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教授。

      (六)馬玉宏,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現任廣州大學工程抗震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七)黃襄云,教授,現任廣州大學工程抗震研究中心副主任。

      (八)張俊平,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廣州大學工程抗震研究中心總工程師。

      (九)劉彥輝,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廣州大學工程抗震研究中心主任助理。

      五、擬招聘崗位及要求

      根據地震等自然災害特點,結合國家與粵港澳大灣區等重大工程防震減災與安全性需求,以減隔震與控制技術為主要技術手段,以重大橋梁、海底隧道、生命線工程等城市重大交通基礎設施與重要工程為研究對象,開展相關研究工作。具體崗位需求如下:

      崗位需求 研究方向 專業背景和研究經歷要求 研究工作內容 合作導師
      2-3人 工程結構減隔震控制技術 有土木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工程力學等專業學科背景,本科為土木工程專業,碩博士期間從事建筑工程、橋隧工程或地下巖土工程研究,有減隔震研究背景者優先。 研究建筑、橋梁與隧道工程結構的新型減隔震理論、技術與方法;研發震-振雙控基本理論與技術;研究適合于地鐵上蓋的新型三維隔震技術,裝置與方法。 周福霖
      2-3人 工程抗震與振動控制 有土木工程、工程力學等專業學科背景,本科為土木工程、工程力學專業,碩博士期間從事振動控制、結構抗震、減隔震技術等方向研究的優先考慮。 研究方向為“工程振動控制與建筑抗震技術”
      1)建筑工程振動控制與抗震技術雙控研究。
      2)核電工程振動控制與抗震技術雙控研究。
      3)地下工程振動控制與抗震技術雙控研究。
      4)精密裝備振動控制研究。
      5)大型裝備振動控制研究。
      6)物聯網大數據振動監測預警研究。
      徐建
      2-3人 工程結構抗震、抗爆/沖擊,結構健康監測 有土木工程、防災減災與防護工程、新型綠色建筑材料工程、工程力學等專業學科背景等專業學科背景,本科為土木工程、水工結構、工程力學專業,碩博士期間從事工程結構抗震、抗爆/沖擊,綠色建筑材料開發應用,結構健康監測等方向研究的優先考慮。 研究方向為“動力多災害作用下工程結構防護研究”
      1)工程抗震、抗爆/抗沖擊性能與結構健康監測。
      2)城市建筑群、交通基礎設施動力響應與評估。
      3)強動載作用下海洋工程結構動力響應與評估。
      4)綠色環保型高性能與超高性能防護建筑材料。
      5)新型基礎設施結構防護體系研究。
      6)長大結構抗震分析和設計方法。
      郝洪
      2-3人 工業化建筑抗震性能,結構減隔震與智能控制技術 有土木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工程力學、自動控制等專業學科背景,本科為土木工程或機械工程專業,碩博士期間從事工程結構的隨機振動、智能隔減震與主動控制研究,有混合試驗研究背景者優先。 研發適用于工業化建筑的新型減隔震裝置及相應的理論、技術與方法;研發抗多災害混合調諧控制理論與技術;研究智能控制理論、技術與方法;研究混合試驗技術與方法。 譚平
      2-3人 地下空間及巖土工程 具有土動力學、土結相互作用、地下結構、近海工程等研究背景和研究經歷 兩相介質中的波傳播、地基基礎失效機理、土結相互作用機理及分析方法、地下結構的動力反應分析、地下結構和上部結構地震災害耦聯分析、近海工程的抗震設防和防災技術等 崔杰
      2-3人 工程結構減隔震控制技術 有土木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工程力學等專業學科背景,本科為土木工程專業,碩博士期間從事結構抗震、減隔震技術等方向的研究,有擬靜力試驗及振動臺試驗經歷,或減隔震支座研發經歷者優先。 研發適用于近斷層地震下建筑或橋梁結構的新型減隔震裝置,或研發三維隔震/振、慣容器、能量阱,以及適用于近海工程結構的減隔震裝置等;研究減隔震結構韌性設計成套理論、技術與方法 馬玉宏
      2-3人 隧道工程 有土木地下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工程力學等專業學科背景,本科為地下工程專業,碩博士期間從事隧道工程抗震、韌性設計等方向的研究,有擬靜力試驗及振動臺試驗經歷或精通有限元、離散元計算分析者優先。 研究斷層錯動條件下隧道結構的地震響應規律和損傷破壞機理;研究隧道結構的減隔震機理和韌性提升方法,研究隧道工程韌性結構設計理論和方法 黃襄云
      1-2人 橋梁結構減振/震控制技術、既有橋梁評估方法 有土木工程、工程力學等專業學科背景,碩博士期間從事橋梁振動研究/既有橋梁檢測評估等方向的研究,有大型復雜橋梁分析計算經歷者優先 研究大跨柔性橋梁減振控制理論;研發超低頻減振控制裝置;研究既有橋梁檢測評估理論、技術與方法 張俊平
      2人 結構減震控制技術 有結構工程、防災減災與防護工程等專業學科背景,碩博士期間從事工程結構隔震與減震控制等研究,或從事結構擬動力試驗技術研究。 進行鉛芯隔震裝置力學性能試驗研究,完成高阻尼橡膠隔震支座低溫下的性能研究;研究土-隔震結構的相互作用機理。 劉彥輝

      六、在站期間待遇

      (一)薪酬福利

      年薪+住房/租房補貼+工會福利待遇

      根據申請者學術水平、工作計劃、創新能力、學術發展潛力等分A、B、C三類。

      1.年薪應發36萬元起(含五險一金單位部分),其中A類業績優秀的44萬元起(含五險一金單位部分)。經費來源于國家(?。?、市、學校。其中,外籍和港澳臺博士后根據公積金政策相應調整年薪。

      2.可按學校規定租住學校周轉房或公租房。如未享受學校住房,按2000元/月(2.4萬元/年)標準發放租房補貼。

      3.可申請落戶我校常住戶口、參照事業編制人員享受體檢等工會福利待遇。

      (二)科研啟動費

      在站期間,可按規定申領廣州市博士后科研項目資助20萬元。

      (三)項目申報

      學校支持申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或社會科學基金、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等各類基金項目,支持申報“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博士后國際交流計劃引進項目”“中德博士后交流項目”“香江學者計劃”“澳門學者計劃”“廣東省海外博士后人才支持項目”“廣東省青年優秀科研人才國際培養計劃博士后項目”和“廣州市博士后國際培養計劃”等項目。如入選,將按相關政策提高相應待遇。

      (四)職稱評審

      在站期間可參與職稱評審,認定或評審通過后可取得相應專業技術資格和職稱證書。

      七、出站留校

      (一)師資博士后首個聘期(2年)出站考核優秀的,聘全職特聘講師/副教授,簽訂3年聘用合同。出站考核優秀且業績突出、符合當年百人計劃人才引進條件的,經學校人才引進程序進入事業編制,另行商定聘用合同。出站考核達不到優秀的,按規定出站,不進入第二個聘期。

      (二)計劃內博士后出站實行雙向選擇、自主擇業,出站考核結果優秀的,可參照師資博士后進入第二個聘期。

      八、出站留穗留粵后續資助

      (一)可按照廣州市現行相關規定申報“廣州市高層次人才”系列相對應人才層次,并享受相應服務保障待遇。

      (二)期滿出站后1年內到廣州市屬企事業單位全職工作、簽訂3年以上勞動合同(聘用協議),或期滿出站后1年內在廣州市自主創業且符合其他條件的,按相關規定向廣州市申請安家費30萬元(市財政分兩期發放)。

      (三)在世界排名前200名的高校(不含境內)獲得博士學位,可申請“廣東省海外博士后人才支持項目”、出站后與我省用人單位簽訂工作協議或勞動合同,并承諾連續在粵工作3年以上的,可按相關規定向省申請住房補貼40萬元,但不重復享受廣州市安家費待遇。

      九、導師名冊

      廣州大學博士后合作導師名冊(排名不分先后):http://rsc.gzhu.edu.cn/info/1053/2231.htm

      二維碼(請點擊鏈接查看詳情)

      十、申請方式

      本招聘常年有效,申請人可隨時聯系我單位提出申請。應屆博士生應保證能夠在申請當年畢業,如未能按期取得學位證,不保留錄用資格。

      (一)申請人請先聯系合作導師,導師同意招收后,將廣州大學博士后申請表等申請材料交至我單位審核。

      (二)申請人亦可將簡歷發至我單位郵箱(郵件主題:本人名字+合作導師名字+畢業學校+研究方向+留學人才網),由學院轉發給合作導師,導師同意招收后中心將通知申請人提交材料。

      進站申請有關程序及材料要求:http://rsc.gzhu.edu.cn/info/1053/2230.htm

      二維碼(請點擊鏈接查看詳情)

      十一、聯系方式

      聯系人:龍耀球

      聯系電話:020-86395053

      郵箱:kzzxrc@gzhu.edu.cn

      廣州大學工程抗震研究中心

      2023年4月17日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收信息請關注博士后招聘網微信公眾號(ID:boshihoujob)

      原文出處:

      http://eertc.gzhu.edu.cn/info/1035/1999.htm

      (電話聯系是請說明是在留學人才網看到的招聘信息,郵件申請時請在標題結尾加上信息來源于“留學人才網-liuxuehr.com”)。

        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系轉載等事宜,請與我們聯系。

        海歸QQ群

        申請加群請以“留學國家-目前所在地”格士發送請求,群有人數上限,每人只能加一個群。
        海歸部落千人群
        63984971
        海歸部落2號群
        103237942
        上海海歸人才2號群
        461068872
        北京海歸人才群
        63984971
        上海海歸人才群
        103237942
        天津海歸人才群
        461068872
        重慶海歸人才群
        172719654
        山東海歸人才群
        462302845
        江蘇海歸人才群
        172331746
        浙江海歸人才群
        314125833
        江西海歸人才群
        463247306
        福建海歸人才群
        457497619
        安徽海歸人才群
        457823891
        河南海歸人才群
        264015004
        湖北海歸人才群
        109623634
        湖南海歸人才群
        458690950
        廣東海歸人才群
        432013578
        海南海歸人才群
        312160331
        黑龍江海歸人才群
        312929192
        吉林海歸人才群
        313316571
        遼寧海歸人才群
        109899038
        河北海歸人才群
        282994183
        陜西海歸人才群
        315357786
        甘肅海歸人才群
        315753165
        寧夏海歸人才群
        517762915
        青海海歸人才群
        319457961
        四川海歸人才群
        517765170
        云南海歸人才群
        432350311
        貴州海歸人才群
        517766496
        廣西海歸人才群
        517767217
         

        海歸就業

        海歸創業

        海歸動態

        国产精品综合日本欧美
        <dd id="iosrg"></dd>
          <th id="iosrg"></th>